邮箱 | 网站导航
子站首页
> 专家风采 > 李开孟 > 专家动态
研究中心
专家风采
李开孟 |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需要实现七大转变
发布日期:2022-06-11 信息来源:中咨研究 访问次数: 字号:[ ]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需要实现七大转变

──在公司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暨2022年第五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

中咨公司总经济师  李开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指引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民族性等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对全面加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论述,再次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这里围绕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主题进行学习交流。

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转的公共服务系统,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大科技设施、水利工程、交通枢纽、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战略储备等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成一批世界领先的基础设施工程。但是,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的需要相比还有差距,仍然需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必须研究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于2019年1月委托中咨公司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课题研究。在苟护生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中咨公司研究中心矩阵交通业务部、能源业务部、农村经济业务部、高技术业务部等部门,共同完成《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研究综合报告》和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电信等四个行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报告,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负责起草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的参考依据。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于2019年底完成相关文件的起草工作并报送中央有关部门。中央深改委于2020年2月14日召开的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随后,有关部门对我国“十四五”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规划开展进一步研究。中共中央于2020年10月26日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建设“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国人大于2021年3月11日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我国要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讲话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总书记从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对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刻阐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

对于如何全面、准确、完整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推动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论述,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努力实现七个方面的转变。

01 从重视各领域基础设施独自发展转变到更加重视基础设施体系的系统完备和协同发展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打造“系统完备”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完整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内容既应包括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基础设施,如能源、交通运输、电信、农业、林业、水利、城市建设和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基础设施,也应包括为社会稳健运行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基础设施,如医疗卫生、基础教育、防灾救灾、应急管理、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既应包括为促进绿色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绿色基础设施,也应包括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等提供支撑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既应包括传统的与工程建设直接相关的硬基础设施,还应包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规则制度、共性技术、信息系统、金融网络、智库研究网络等保障性服务的软基础设施。各种基础设施相互配合,协同运转,共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保障性公共服务。尤其是高端智库研究网络,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基础设施。要完整理解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丰富内涵,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协同发展。

一是加强部门协调。我国还没有设立统一的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和运营维护的相关职能,分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众多部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应进行系统谋划、适度超前、整体协同。我国推动实施大部制,对公路、港口、铁路、机场等各种运输方式统筹发展和建设国家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推动实施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是促进城市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重要尝试。但总体而言,我国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仍不健全,政出多门的现象仍然严重。

二是强调系统谋划。我国缺乏对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系统谋划,相关专题研究和统一部署仍然缺乏,如我国尚没有编制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各类基础设施的内在关联和统筹谋划缺乏研究,需要改进的空间依然很大。今后应强调统筹谋划各类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完善空间布局和供给模式,系统优化各类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功能配置、规模结构,全方位增强基础设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撑保障能力。

三是促进融合发展。新时代需要更加重视优化基础设施的发展路径,促进各类基础设施协同融合发展,强化系统性、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思维,正确处理各类基础设施之间的替代、互补、协调、制约关系,强化资源共享、空间共用、协同推进。以放眼长远、立足当前的战略视野,统筹增量和存量、有形和无形、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发展,为推动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平安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强化支撑保障。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领域、各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强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打破地区、行业、部门分割,建立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协调推进机制,按照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统筹规划并协调推动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互为支撑、协同互补、融合联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新格局,完善各类配套支撑条件,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

02 从重视各领域单项基础设施发展转变到更加重视基础设施网络发展

基础设施无论是呈现点状形态、线状形态还是面状形态,均具有明显的网络结构特征,遵循网络规模效益递增的规律。要在各类基础设施线路、站点建设取得突出成效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立足于巩固网络规模优势,聚焦基础设施网络薄弱环节,着力扩大基础设施网络效应,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强化基础设施网络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将网络规模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一是在交通网络建设方面,推进建设战略骨干通道、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港航设施、现代化机场、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强沿海和内河交通设施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全国综合交通设施网络,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提高网络效应和运营效率。

二是在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方面,要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沿海核电、电力外送通道、电力系统调节、油气储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完善油气互联互通网络。

三是在国家水网建设方面,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加强跨行政区河流水系治理保护和骨干工程建设,强化大中小微水利设施协调配套,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推进重点水源、灌区、蓄滞洪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

四是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设施,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

五是在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方面,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推进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铁路网,发展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推动建设城市综合道路交通体系,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设施建设,加强智能道路、智能电源、智能公交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方面,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03 从重视传统基础设施补齐短板转变到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改变所谓“基建狂魔”和劳动密集型土木工程建设的刻板形象,要更加强调树立科技创新和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形象。针对各种具体类别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均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谋划,且均已取得辉煌成就。针对各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环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01号)对聚焦基础设施短板进行投资均提出详细安排。今后要在继续做好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的基础上,提升基础设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稳健发展。

一是继续推动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补齐铁路、公路、水运、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短板,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通过精准实施补短板、强弱项的相关举措,推动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的优化提升。

二是强化基础设施质量效益提升。通过加快基础设施补齐短板,紧盯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方式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存在的突出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前提下,聚焦发力、分类施策,加快推动一批重点通道连通工程和延伸工程、关键枢纽、清洁能源、重大水利、新一代信息通信和智能化设施,加强国家安全基础设施以及民生领域重要设施建设,使得基础设施体系各子系统的质量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三是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领域科技创新。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升基础设施技术自主可控水平。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基础设施领域卓越工程师队伍的培养。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牵引作用,加强基础设施领域前瞻性、引领性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强区块链、云计算、3D打印、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在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跨界融合发展,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加快形成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

四是积极培育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新业态。要通过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建成新型城镇带、产业聚集带、经济繁荣带、创新驱动带,完善高新技术在基础设施各领域的应用场景,强化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推动基础设施需求结构持续优化,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依托前沿科技手段打破既有产业、空间、思维边界,挖掘交通、物流、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平台潜能,推动枢纽经济、高铁经济、网络经济、旅游经济、共性技术平台、原创技术策源地等联动发展,促进基础设施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五是促进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创新和绿色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基本特征。绿色基础设施是指有利于实现环境绩效目标、发展绿色产业和减少环境风险的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应具备以下特征:(1)是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2)是体现生态环境理念的基础设施,既追求经济利益,又强调社会责任;(3)是形成绿色资本的基础设施,能够推动绿色GDP的增长;(4)是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盈余的基础设施,强调创造长期价值,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要更加重视生态环保,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廊道、岸线、地下空间等资源,推动建成现代化绿色基础设施体系。

六是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和运算能力。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扩容骨干网互联节点,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

04 从重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转变到更加重视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

各类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形成功能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服务,是基础设施的基本功能。基础设施是用来“用”的。如果基础设施建成后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就会造成投资浪费和资源配置失当。要从有利于提供公共服务的系统性视角,统筹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经济发展和社会系统的联动发展,从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的角度统筹谋划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需要进行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

一是坚持以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重视基础设施需求研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长远,以高质量需求牵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创造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实现基础设施供给和需求在更高水平实现动态平衡、精准匹配。加快推动既有利于短期内扩大有效投资,又有利于长远发展的项目落地,统筹兼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发展需求,强化基础设施发展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产力布局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推动基础设施改造和升级,提升基础设施的战略支撑引领能力。

二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聚焦基础设施的短板领域、薄弱环节和细微之处,加强基础设施服务供给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提供专业化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如交通运输要重视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冷链运输等运输组织模式,推广集装箱、厢式货车等标准化运载单元,提升物流配送信息化、集约化程度,提高物流系统运行效率,创新定制公交、夜间公交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务模式。以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倒逼和引导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优化。

三是从满足公共服务未来需求的角度,确保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先导性投资,对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带动效应,应把握投资建设节奏,确保适度超前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若过于超前,缺乏公共服务需求支撑,就会造成投资浪费。如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滞后,就会出现能源、交通、污水治理、供水等卡脖子问题。因此,必须系统谋划、科学安排、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工程。

四是强调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支撑作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离不开强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服务。交通物流、金融、信息等基础设施深度嵌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各个环节,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稳健运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确保双循环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要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视角,系统谋划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五是打通制约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的瓶颈环节。既要重视基础设施骨干工程建设,也要重视基础设施毛细血管的疏通,重视交通运输支线工程、断头路,水利干支斗农毛渠等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堵塞瓶颈问题,提升基础设施网络提供公共服务的整体能力。

六是重视基础设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优化各种基础设施的合理分工,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强调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重,提高各类群体获得基础设施服务的可及性及可负担性,精准补齐各类基础设施发展短板,增强发展的均衡性。

05 从重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转变到更加重视实现项目全周期综合效益

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需要实现工程、技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维目标。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统筹工程建设与项目运营,实现项目周期全过程综合效益。

一是强调坚持建设和运营并重。要改变重建设、轻运营的传统做法,既重视工程建设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也要重视建成后的运营方案可行性研究,强调项目生命周期的方案优化和系统性论证,关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节约和资源优化配置。以提升全生命周期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为切入点,统筹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更新等各环节,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基础设施全产业链质量水平,提升基础设施抗风险能力和全生命周期协同发展水平。

二是关注基础设施多维目标和综合效益。不能仅仅关注工程方案的实现,更要关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安全等多目标的实现。不能仅算经济账,要强调算综合账。不仅重视项目需求方案、工程技术方案和投融资方案的研究,还要重视强调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境保护、节能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关注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评价项目投资对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是强调重视项目财务可持续和债务可负担性。基础设施工程往往都是百年工程,有些工程在百年之后仍然可以发挥效益,因此应综合考虑项目经济生命周期等因素,合理策划融资和财务方案,完善相应的财务政策。不应要求在20-30年的时间内实现基础设施投资成本的全部回收,这样既不可能也违反基础设施建设规律。要研究推出50年以上期限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债券、银行贷款及其他长期性融资工具。应善于利用政府信用为基础设施项目筹集低成本长期性资金,避免形成不合理的政府隐性债务,提升基础设施项目的可融资性和债务可负担性。水利部和国家开发银行于2022年5月签署的《关于加大开发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指导意见》约定,要根据项目类型及现金流测算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贷款期限最长可达45年,宽限期在建设期基础上仍可适当延长,这是根据基础设施工程的技术经济特点灵活制定金融信贷政策的重要探索,值得在各基础设施领域推广应用。应研究推出50年以上期限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别国债等长期金融工具。

四是重视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既要重视基础设施新建项目的科学决策,又要重视已经建成基础设施项目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高效运营,重视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要以畅通资源要素配置为着力点,挖掘既有基础设施资产的潜能,优化新增资源配置,通过存量资产更新,闲散资源盘活、老旧设施改造、低效设施提升、传统设施升级,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由表及里、由量向质、由粗向精的升级转变,着力提升基础设施的资产利用效率和系统运行效率。

五是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规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谋划储备,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为社会资本及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激发各类投资主体形成内在合力,协同发力,多轮驱动,发挥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各方作用,分层分类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在资金筹措方面,既不能过度依靠政府性资金,形成不适当的财政支付压力和隐性负债,又不能过分依靠市场力量,造成基础设施投融资过度市场化商业化,背离基础设施公益性的基本属性,形成公益性和商业性的现实冲突。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形成有效投资。

六是重视基础设施绩效评价和评估督导工作。要健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督管理机制,具体要求包括:(1)加强项目审核把关,包括规范履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程序,加强前期工作质量管理,落实项目决策咨询评估制度;(2)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和程序,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科学确定并严格执行合理建设工期,严格工程造价和建设资金管理,严格组织项目竣工验收,严格做好项目档案工作;(3)加强项目实施事中事后监管,包括加强投资法规执法,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监管,发挥审计、督查等监督作用,加强社会监督;(4)强化工程安全质量问题惩戒问责,包括加强安全质量事故惩戒问责,加强工程质量问题惩戒问责。加强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评估督导和重大项目后评价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开展跟踪问效,发现问题及时纠偏,不断提高项目周期全过程的综合绩效。

06 从重视常规性基础设施发展转变到更加重视关键基础设施发展和安全利益维护

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绿色是底色、智能是基调、安全是底线。对于像中国这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必须高度重视对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确保发展和安全协调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强化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基础设施风险管控、安全评估和安全设施设备配套,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提升基础设施保障国家战略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等的支撑能力。

一是全面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国家总体安全观所涉及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等安全类型,均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密切相关。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红线意识,加强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着力打造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和应急防御能力,打造国家安全“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二是明确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清单。统筹基础设施安全和发展,必须聚焦关键基础设施。对关键基础设施进行重点保护和安全审查,是世界主要国家的通常做法。关键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各种重要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还包括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金融系统、信息网络、科技研发、高端智库网络等基础设施。应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制定我国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清单。对于纳入清单范围的基础设施,要严格进行外资进入安全审查,加强能力建设,做好本土替代,切实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三是完善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应急预案。对于能源、交通运输、电信、农业、林业、水利、城市建设和生态环保等经济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基础教育、防灾救灾、社会保障、应急管理、国防安全等社会基础设施,以及信息传播、电信网络、金融体系、科学研究、法规制度、高端智库等软基础设施,凡属于纳入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清单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系统,都应做好应急替代等预案研究,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和金融系统等安全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四是为维护关键基础设施安全提供智力服务。要发挥高端智库在安全审查、政策制定、方案研究等方面的智力支撑作用,对完善基础设施安全设施设备系统配套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安全生产、运行监管、风险管控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基础设施日常性健康监测和预防性维护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警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基础设施保障国家战略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应对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等的能力。

07 从重视基础设施硬联通转变到更加重视基础设施软联通

实现互联互通是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基本要求。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既要通过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基础设施硬件工程实现互联互通,要更加重视政策法规、规则制度、标准体系、高端智库等软实力建设层面的相互联通,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软硬兼顾、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发挥高端智库的战略引领作用。高端智库是基础设施软联通的桥梁纽带。从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研究的高端专业智库,要深入研究事关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根本和长远的重大问题,发挥智库研究的战略引导作用,重视政治引领、纲举目张,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视科学制定战略策略,重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重视远近结合、系统谋划,为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保驾护航。

二是深入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工程,需要对其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等重大课题进行持续深入研究。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全要素整合、全周期协同、全方位融合、全链条畅通为导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提质增效、优化升级、绿色安全、融合共享、改革创新等重大问题,为畅通基础设施政策法规、工程规划、规则制度、标准体系等软联通提出解决方案。

三是研究制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标准体系联通是基础设施软联通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APEC部长会议提出判断高质量基础设施的5个标准:(1)开放、透明、财政健全,与当地发展战略协调;(2)具备经济效益,能够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包括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及费用效益);(3)有利于促进当地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机会、能力建设以及知识、专业技能的转移);(4)社会及环境友好;(5)安全保障、适应气候变化、应对自然灾害韧性。《G20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原则》提出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的六项原则:(1)促进可持续发展;(2)考虑项目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率;(3)纳入环境因素;(4)纳入社会因素;(5)增强抗自然灾害风险的韧性;(6)加强基础设施治理。美国政府于2019年底发起“蓝点网络”计划,以促进建立印太地区和世界各地市场驱动的、透明的、财政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发展,其核心任务是推进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高标准认证工作,具体做法是打造“蓝点项目”标签,宣示获认证项目在环保、人权、财务、治理等方面实现达标。我国应主动提出应对策略,研究制定中国版的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以指导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四是推动基础设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实现基础设施规则制度软联通的根本路径。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基础设施体系内部的行业、地区、制度等壁垒,加快形成政府调控监管有力、管理服务水平高效、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五是强化实施监管和跟踪监测。需要形成狠抓落实、主动担责、标本兼治,积极作为的工作机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事中事后监管,增强贯彻落实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有效性,以实践结果评价各项部署贯彻落实的成效。通过引导市场预期,明确政策导向,完善原则标准,确保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专业智库机构应完善绩效评价和评估督查理论方法体系,为事中事后监管和后评价等提供智力支持。



青春中咨

中咨公司

中咨研究

中咨智库

中咨小镇

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32号(100048)
营业执照(纳税人识别码):91110000100000825Q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227号 京ICP备06029618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